地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(7)
最后一个字是地的成语
    第四个字是地的成语解释
- 肤寸之地 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1肤=4寸。指面积狭小的土地
 - 盈尺之地 盈:通“赢”,多出。直径有一尺多的地方。比喻地方很小
 - 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
 - 脚踏硬地 指实打实,十分稳靠
 - 置于死地 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
 - 繁华胜地 繁华:繁盛华丽。热闹的名胜之地
 - 无立足之地 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其贫困
 - 留余地 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,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
 - 无置锥之地 锥:锥子。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其贫困
 - 如入无人之地 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。形容作战勇敢,无人敢阻挡
 - 亡立锥之地 亡:无;立锥:插锥子。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极其贫困
 - 夷为平地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
 - 措颜无地 措:安放;颜:脸,面子。脸没地方搁。形容极为惭愧羞愧
 - 升天入地 升:上升。上到天上,钻入地下
 - 扫田刮地 扫:清除;刮:用锋刃手削。指干零杂农活
 - 攻城夺地 攻:攻打,进攻。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
 - 肥田沃地 肥沃的土地
 - 道道地地 非常地道
 - 劈天盖地 划破天空,笼罩着大地,形容声势浩大
 - 号天叩地 号:大叫;叩:敲击。大声呼天,以头撞地。形容极度悲痛
 - 号天哭地 哭天抢地。形容十分悲伤
 - 吼天喊地 吼:大声叫。大声喊叫,形容极为烦躁痛苦
 - 知天知地 指知天时,通晓地利
 - 弥天亘地 弥:满;亘:横贯。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数量很多
 - 轰天震地 轰:带有巨大响声的爆炸崩裂。形容声威巨大
 - 指天说地 指着天说到地。形容无所不谈
 - 烦天恼地 烦:烦恼,烦闷。形容心情十分烦恼
 - 掀天扑地 掀起天,扑打地。比喻专权跋扈,气焰嚣张
 - 漫天塞地 漫:满;塞:充满。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
 - 漫天漫地 漫:满。形容到处都是,数量极大
 - 震天撼地 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
 - 撑天柱地 撑:抵住;柱:支撑。介于天地之间起支持依托作用。比喻在国家事务中担负重大责任
 - 撼天动地 天地受到震动。形容声势浩大
 - 号天拍地 大声哭叫。形容放声大哭
 - 攻城徇地 攻:攻打,进攻;徇地:夺占土地。攻打城市,掠夺土地
 - 泻水著地 水倾泻在地上,随地势而流注。比喻只能任其自然
 - 殷天动地 殷:震动。震天动地,形容声音很大
 - 殷天震地 殷:震动。震天动地,形容声音很大
 - 番天覆地 番:通“翻”;覆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,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
 - 遮天压地 形容数量多。形容来势凶猛,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
 - 漫天彻地 漫:满;彻:透。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
 - 震天骇地 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
 - 震天铄地 震:震动;铄:照亮。震动和照亮大地。形容声势浩大、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
 
地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4个是地的成语接龙
    最后一个字是地的成语出处
- 肤寸之地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肤寸之地无得者,岂齐不欲地哉?形弗能有也。”
 - 盈尺之地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!”
 - 广阔天地 毛泽东《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
 - 脚踏硬地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况又实实是骨血,脚踏硬地,这家私到底是稳取的了。”
 - 置于死地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而后生。”
 - 繁华胜地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因游学来至嘉禾地方,这是古秀州,乃江南繁华胜地。”
 - 无立足之地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3回:“贾政听说,忙叩头说道:‘母亲如此说,儿子无立足之地了。’”
 - 留余地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第11卷:“此狐眼光如镜,然词锋太利,未免不留余地矣。”
 - 无置锥之地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虽穷困冻馁,必不以邪道为贪;无置锥之地,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