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
最后一个字是尾的成语
    第四个字是尾的成语解释
-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,结笔轻疾。
 - 藏头露尾 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
 - 彻头彻尾 彻:通,透。从头到尾,全部,十足的意思。
 -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 - 彻首彻尾 彻:通,透。从头到尾,全部,十足的意思。
 - 从头彻尾 自始至终。
 - 从头到尾 从开头到结尾。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。
 - 大头小尾 犹“虎头蛇尾”。比喻做事前紧后松,有始无终。
 -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。形容思维敏捷、悟性好。
 - 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。形容思维敏捷、悟性好。同“道头知尾”。
 - 鲂鱼赪尾 赪:红色。形容人困苦劳累,负担过重。
 - 附骥尾 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。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。常作谦词。
 - 改头换尾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。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,而实质内容不变。
 - 顾头不顾尾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。
 -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,尾细如蛇。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,到后来劲头很小,有始无终。
 - 街头巷尾 指大街小巷。
 - 刀头燕尾 比喻笔锋劲利。
 - 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,结尾衰减。
 - 眉头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。
 - 年头月尾 指从岁首到腊月底,泛指一年之中。也指《春秋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。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。
 - 掐头去尾 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,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。
 - 从头至尾 从开头至结尾。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。
 - 少头缺尾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。
 - 神龙见首不见尾 原是谈诗的神韵,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,刚一露面又不见了。也比喻言辞闪烁,使人捉摸不透。
 - 畏首畏尾 畏:怕,惧。前也怕,后也怕。比喻做事胆子小,顾虑多。
 -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
 - 无头无尾 没有线索;没有来由。
 - 雄鸡断尾 断尾:断去尾巴。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。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。
 - 摇头摆尾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。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、轻浮得意的样子。
 - 有头无尾 有开头没有收尾。指没有把事情做完。
 - 银钩虿尾 比喻书法的钩、挑等笔画遒劲有力,有如银钩和蝎尾。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,能揵然上卷,写“乙”、“丁”、“亭”等字之末趯,须驻锋而后趯出,故遒劲有力。
 - 蝇随骥尾 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,便可腾飞千里。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,必能得益。
 - 斩头去尾 斩掉头部,除去尾部。指将整体分割。也指剩下中间部分。
 - 针头线尾 缝纫用的针线等物。
 - 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。
 - 流离琐尾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。
 -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。
 - 通首至尾 从开始到结尾。犹言原原本本。
 - 依头顺尾 指对上下各方都听从、依顺。
 - 狗续貂尾 指封官太滥。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,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。同“狗尾续貂”。
 - 有头有尾 有开头,有结尾。指做事能坚持到底。
 - 摇头麰尾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。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、轻浮得意的样子。同“摇头摆尾”。
 - 鲂鱼頳尾 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:“魴魚頳尾,王室如燬。” 毛 传:“頳,赤也;魚勞則尾赤。” 朱熹 集传:“魴尾本白而今赤,則勞甚矣。”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,负担过重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既而魴魚頳尾,四郊多壘。”
 - 临深履尾 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
 - 眉尖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
 
尾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4个是尾的成语接龙
    最后一个字是尾的成语出处
- 蚕头燕尾 宋·赵佶《宣和画谱·颜真卿》“惟其忠贯白日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……后之俗学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谓蚕头燕尾,仅乃得之。”
 - 藏头露尾 元·张可久《点绛唇·翻归去来辞》套曲:“早休官弃职,远红尘是非,省藏头露尾。”
 - 彻头彻尾 宋·朱熹《答胡季随书》:“近日学者说得太高了,意思都不确实,不曾见理会得一书一事,彻头彻尾。”
 - 春冰虎尾 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 - 彻首彻尾 宋·朱熹《答陈安卿书》:“今此于既学适道之后却言笃信何也?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后。”
 - 从头彻尾 宋·朱熹《答吕伯恭》:“不免索性说了,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。”
 - 从头到尾 《朱子全书·孟子三》:“是金声底,从头到尾只是金声;是玉声底,从头到尾只是玉声;是丝竹之声,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。”
 - 大头小尾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3回:“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,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,有始无终也。”
 - 道头知尾 《朱子语类》卷四九:“惟圣人道头知尾,下学便上达,若教学者,则须循其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