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(2)
最后一个字是民的成语
    第四个字是民的成语解释
- 束杖理民 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。形容为官宽仁爱民。束杖,收起刑具。
 - 尊主泽民 尊崇君主,泽惠生民。
 - 广土众民 土地广阔,人民众多。
 - 社稷生民 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。指国家与人民
 - 应天顺民 应:适应,适合。顺应天命,合乎民心。
 - 蠹国嚼民 同“蠧國害民”。亦作“蠧國嚼民”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忍性气》:“其奸惡之蠧國嚼民,與虎狼之噬人食物,何處無之。”
 - 荼毒生民 荼毒:毒害,残害。指残害人民
 - 畏天恤民 畏:敬畏;恤:周济。敬畏上天,怜爱下民
 - 畏天爱民 畏:敬畏。敬畏上天,怜爱下民
 - 裕国足民 裕:富饶。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
 - 涂炭生民 涂炭:烂泥和炭火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
 - 无业游民 没有固定职业、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
 - 升斗小民 家里没有多存粮食。比喻贫穷的老百姓
 - 知生之民 知生:求生存。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
 - 蚩蚩者民 蚩蚩:无知的样子。无知识的就是老百姓
 - 愚弄人民 欺骗捉弄老百姓
 - 生事扰民 生事:惹起事端。惹起事端,侵扰民众。指故意寻衅闹事,侵扰人民
 - 出榜安民 榜:官府告示。张贴告示,安抚百姓
 - 济世爱民 济:救助,接济;爱:关爱。匡济艰危世道,恤爱苦难民众
 - 祸国误民 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
 - 忧国哀民 忧虑国事,体恤百姓
 - 应天从民 应:接受。适应天命,顺从人心
 - 忧国恤民 恤:体恤。忧虑国事,体恤百姓
 - 误国害民 让国家受害,人民遭殃
 - 福国利民 福:护佑。为国家和人民造福谋利
 - 尸位病民 尸位:居位而不做事。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,使人民受到损害
 - 体国安民 体:划分;国:国家。治理国家,安定民众
 - 省方观民 省:察看。观察各地风俗民情
 - 误国殄民 殄:灭绝。让国家受害,人民遭殃
 - 顺天恤民 顺:依顺,顺从;恤:体恤。顺应天意,体恤民众
 - 弭盗安民 弭:平息;安:稳定。平息盗贼,稳定民生
 - 保境安民 安民:安定人民生活。保卫国境,使人民安居乐业
 
民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4个是民的成语接龙
    最后一个字是民的成语出处
- 束杖理民 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八:“有刑罚徒流绞斩,吊拷絣把。设而不用,束杖理民宽雅。”
 - 尊主泽民 宋·苏轼《与李公择书》之十一:“虽怀坎壈于时,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,便忘躯为之,祸福得丧,付与造物。”
 - 广土众民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”
 - 社稷生民 傅抱石《郑板桥集前言》:“何与于社稷生民之计,三百篇之旨哉?”
 - 应天顺民 《周易·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革命,顺乎在而应乎人。”
 - 蠹国嚼民 dù guó jiáo mín
 - 荼毒生民 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秦起长城,竟海为关,荼毒生民,万里朱殷。”
 - 畏天恤民 宋·朱熹《辞免进职奏状》:“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,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。”
 - 畏天爱民 宋·陆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祖宗畏天爱民,子孙皆当取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