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(3)
最后一个字是气的成语
    第四个字是气的成语解释
- 元龙豪气 元龙:三国时陈登,字元龙,曾慢待许氾;豪:豪放。形容性格豪放。
 - 一脉同气 指出于同源。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。
 - 有声没气 形容说话无精打采。同“有声无气”。
 - 珠光宝气 珠、宝:指首饰;光、气:形容闪耀着光彩。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,闪耀着珍宝的光色。
 - 占风望气 察看风向云气。亦比喻看风使舵,随机应变。
 - 正正气气 正派。
 - 粗心浮气 浮:浮躁。形容人不细心,不沉着。
 - 徊肠伤气 肠回转,气伤断。形容内心伤感。
 - 降心下气 指虚心下气。
 - 通同一气 串通在一起。
 - 同胞共气 喻指亲兄弟。
 - 仙风道气 犹仙风道骨。仙人的风度,道长的气概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。
 - 颐神养气 犹言颐神养性。
 - 灰烟瘴气 比喻污浊。
 - 疾言厉气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
 - 鞠躬屏气 指弯腰曲体,屏住呼吸,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。
 - 敛容屏气 敛容:收起笑容,态度变得严肃。屏气:闭住气不敢出声。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,不敢稍微放肆。
 - 敛声屏气 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
 - 明公正气 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 - 赔身下气 谦躬屈节,低声下气。
 - 申冤吐气 洗雪冤屈,发泄怨恨。
 - 死声淘气 大声嘶喊、哭叫。同“死声咷气”。
 - 四时之气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,后以“备四时之气”喻指人的气度弘远。
 - 一门同气 指同门兄弟。
 - 有声无气 ①形容人气息奄奄。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。
 - 怪声怪气 形容声音、语调、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。
 - 受夹板气 夹在中间受气,两头不讨好
 - 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
 - 土里土气 指没有见过世面,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样子
 - 妖里妖气 形容女人装束奇特、举止轻狂而不正派
 - 麤心浮气 亦作“麄心浮氣”。谓办事浮躁,不细心。 宋 陆九渊 《祭吕伯恭文》:“比年以來,日覺少異,更嘗差多觀省,加細追維,曩昔麄心浮氣,徒致參辰,豈足酬義。” 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尔雅》:“古之解經者,訓其字不解其意,使人深思而自得之。 漢 儒尚然。至于後世,解者益明,讀者益略,麄心浮氣,不務沈思。”亦省作“ 麤浮 ”。 宋 叶適 《丁少明挽诗》:“吟成絶妙驚人句,散盡麤浮使鬼錢。” 明 李贽 《答周柳塘书》:“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,不妨饒舌重爲註破,何如?”
 - 穷年尽气 穷:尽。竭尽毕生的力量
 - 沈心静气 亦作“沉心靜氣”。犹言心平气和。 瞿秋白 《文艺杂著·荒漠里》:“我走着不敢说疲乏,我忍着不敢说饥渴;且沉心静气的听,听荒漠里的天籁。”
 - 沈声静气 亦作“沉聲靜氣”。谓声调低沉,态度平和。 冰心 《到青龙桥去》:“他沉声静气的问:‘你是那里的,要往那里去?’”
 - 疏财尚气 疏:分;气:义气。散财给人,崇尚义气。指为人慷慨重义
 - 虚心冷气 虚:虚假;冷:不热情。心虚胆怯、低三下四的样子。也指虚伪做作,假装殷勤
 - 珠光寳气 珠宝闪耀着光采。形容装饰华贵。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难得糊涂》:“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,那大概像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,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。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她的眉毛像一条线,耳朵上悬着珠光宝气的钻石耳环。”
 - 凛然正气 凛然: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;正气:正直的气概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,使人敬畏
 - 白费力气 徒然耗费力气,没有效果。
 - 丰城剑气 指宝物是无法埋没的。
 - 避其锐气 其:他的;锐气:勇猛的气势。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,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。
 - 英雄短气 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
 - 长他人威风,灭自己志气 长:助长。指助长别人的声势,轻视自己的力量
 - 浩然正气 浩然:盛大、刚直的样子;气:气概、精神。指正大刚直的精神、气质
 - 窝囊气 憋在心里的不能说或不愿说的怨气
 
气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4个是气的成语接龙
    最后一个字是气的成语出处
- 元龙豪气 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登传》:“氾曰:‘陈元龙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。’”
 - 一脉同气 《醒世姻缘传》引起:“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,不过分了个先后,原是一脉同气的。”
 - 有声没气 茅盾《林家铺子》六:“林先生叹了一口气,过了一会儿,方才有声没气地说道:‘让我死在那边就是了……’”
 - 珠光宝气 清 漱六山房《九尾龟》:“簪饰虽是不多几件,而珠光宝气,晔晔照人。”
 - 占风望气 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言事·言官一言之失》:“壬辰以外察原任去官,四君者……真实可惜;其他占风望气,詈夷为跖,自弃名教者,固不可胜数矣。”
 - 正正气气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八:“[程朝奉]虽是缠得熟分了,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,一时也勾搭不上。”
 - 粗心浮气 清·叶燮《原诗外篇》卷四:“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,亦不可附会古人。忽略古人,粗心浮气,仅猎古人皮毛。”
 - 徊肠伤气 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徊肠伤气,颠倒失据。”
 - 降心下气 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降心下气,和那平民党维新党,同心同德,不分畛域,共图抵制外国,一切大祸可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