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结尾的成语大全列表(2)
最后一个字是足的成语
    第四个字是足的成语解释
- 三分鼎足 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
 - 神气十足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。
 - 神完气足 精神饱满,气息充足。
 - 束手束足 捆住手脚。形容胆子小,顾虑多。同“束手束脚”。
 - 损有余补不足 减少多余的,补充欠缺的。
 - 恬然自足 指胸中恬淡,无处不感到满足。
 - 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,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。同“头痛灸头,脚痛灸脚”。
 - 惟日不足 惟:只;足:够。只觉时日不够。
 - 无所措手足 手脚没有地方放。形容没有办法,不知如何是好。
 - 无所错手足 不知如何安放手足。形容没有办法,不知如何是好。
 - 为蛇画足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,不但无益,反而害事。
 - 为蛇添足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,不但无益,反而害事。同“为蛇画足”。
 - 先天不足 先天: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。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。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。
 - 胁肩累足 胁肩:耸起肩膀;累足:并着双脚。缩着肩膀,重迭着脚(不敢正立)。形容恐惧的样子。
 - 心满意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。
 -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,但是力量不够。
 - 胁肩絫足 形容恐惧的样子。同“胁肩累足”。
 - 心满原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。同“心满意足”。
 - 心满愿足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。同“心满意足”。
 - 一夔已足 夔:古贤臣名,为舜时的典乐官。夔一人已足制乐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,有一个就足够了。
 - 圆首方足 代指人类。
 - 鱼肠雁足 泛指书信。
 - 自给自足 给:供给。依靠自己的生产,满足自己的需要。
 - 振衣濯足 濯足:洗脚。抖掉衣服上的灰尘,洗去脚上的污垢。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,立志在山中隐居。
 - 胝肩茧足 指艰辛劳作。
 - 炙肤皲足 皮肤晒焦,足部冻裂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。
 - 兵精粮足 兵士精壮,粮草充足。形容军力强盛,战备充分。
 - 不一而足 足:充足。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,无法列举齐全。
 - 赤绳系足 赤绳:红绳;系:结、扣。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。
 - 家殷人足 家家富裕,人人丰足。
 - 裂裳裹足 裂:破裂;裹:包裹。指奔走急切。
 - 美中不足 大体很好,但还有不足。
 - 情同手足 手足:比喻兄弟。交情很深,如同兄弟一样。
 - 贪心不足 贪得无厌,永不满足。
 -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。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不合适。
 - 胼手胝足 胼、胝:老茧。手脚上磨出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 - 评头论足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任意挑剔。
 - 评头品足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。现也比喻任意挑剔。
 - 翘首企足 仰起头,踮起脚。形容盼望殷切。
 - 一手一足 一个人的手足。指单薄的力量。
 - 摩顶至足 犹摩顶放踵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 - 如手如足 手足:比喻兄弟。比喻兄弟的感情。
 - 引手投足 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别人。
 - 撧耳顿足 用手抓耳,以脚顿地。形容束手无策。
 - 搥胸跌足 见“ 搥胸跌脚 ”。
 
足结尾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4个是足的成语接龙
    最后一个字是足的成语出处
- 三分鼎足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 - 神气十足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。”
 - 神完气足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回:“文字不相上下,神完气足,俱是作家。”
 - 束手束足 艾芜《百炼成钢》第二章:“就是该死的炉顶化了,限制了他,使他在调整煤气空气方面,简直束手束足,不敢随便动一下指头。”
 - 损有余补不足 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取于有余以供上用,则贫民之赋可损,所谓损有余补不足。”
 - 恬然自足 《西湖佳话·孤山隐迹》:“故和靖能高卧孤山,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,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,诚甘心于隐,而非假借也。”
 - 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 明·张居正《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》:“语曰:‘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’。今虏祸方中于辽,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,病在足之时矣。”
 - 惟日不足 《尚书·泰誓中》:“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,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。”
 - 无所措手足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